close

軟組織沾黏---慢性疼痛的起源          周育丞 物理治療師


 


當你發現到身體某些部位,有經常重覆性地受傷現象,應該儘速釐清是否有軟組織沾黏的問題。


 


本文所提到的『軟組織』,泛指肌肉纖維、肌腱、包覆在週遭的筋膜、韌帶以及神經。


 


臨床上,常見許多因『過度使用』所引發的慢性疼痛的症狀(網球肘、腕隧道綜合症、肩痛、下背痛、膝關節機能障礙、脛痛等),施予口服/注射藥物以及保守療法卻不見成效;這種情況下,若能找出體內沾黏軟組織的確切病灶所在,並施予「深層疤痕鬆解手法」,往往可以得到立即緩解的效果。


 


軟組織因過度使用而導致損傷時,體內患部往往產生以下變化:


 


l          損傷部位因為疼痛保護機制而引發攣縮,血液無法藉由正常循環提供患部修復所需要的氧氣。


 


l          軟組織因拉扯、扭轉或碰撞所引起的小範圍撕裂(micro-trauma),會立即觸動人體自我修復機制,產生疤痕組織(scar tissue)來替代原本損壞的膿傷組織,這些疤痕組織會與周邊健康組織沾黏,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疼痛。


 


l          大多數的人認為,體內組織的損傷往往伴隨著炎症(紅腫熱痛)的消失而完全康復,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撕裂的患部會自己製造、收集以及重組復原過程中所需的結締組織,但其功能絕不可能像原來健康的組織來得好,即形成所謂的「疤痕」,這點從體外傷口癒合的過程可以得到驗證。


 


l          疤痕組織若發生於肌肉,越來越多的肌纖維被包覆住時,肌肉收縮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延展性也會不足無法完全放鬆,活動時導致機能障礙;疤痕組織若位於肌腱,即所謂的慢性肌腱炎,容易引起疼痛、無力現象;發生在神經,則有可能提高神經張力甚至引發類似神經受到壓迫的酸麻症狀。疤痕組織生成的範圍或許並不是很大,但卻往往可以影響到整塊大肌肉運動時的表現,這樣的情形在運動員身上常常可以發現。


 


l          常見的RICE急性傷害處理原則,其中的冰敷在損傷初期可以有效控制日後可能引發沾黏的範圍。一般人對於體內沾黏的疤痕組織是無法自己感受得到的,但有經驗的手法治療師卻可以透過觸診清楚地診斷出來。


 


疤痕組織(scar tissue)不比其他正常的組織來得強壯與穩定,所以必須藉由深層疤痕鬆解手法來根本解除;民俗療法中常見的刮痧、拍打、推拿為什麼有它的療效,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只是在這裡我們期待以更科學的角度來加以探討。


 


『深層疤痕鬆解手法』有效解決軟組織沾黏


 


『深層疤痕鬆解手法』是一門藝術,施行要點如下:


l          觸診定位要正確:就因為體內疤痕的沾黏是肉眼看不見的,所以觸診自然成為手法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若無法透過指尖敏銳的觸覺,把真正有問題的患部定位出來(包含深淺、範圍、緊繃程度),再多的治療理論都是空談;常見許多臨床人員狂揉猛推半天,病患也痛得哇哇大叫卻不見療效,說穿了就是這個道理。觸診好比練功,除了透過一再的練習之外,有沒有慧根也是重要的。


 


l          了解解剖軟組織走向,切忌亂捏亂柔:手法治療師必須清楚明瞭身體的解剖構造,有助於配合觸診結果研判損傷的組織到底是肌肉、肌腱、關節囊、筋膜還是神經。手法的部分,一般來說,陳舊性的筋結條索組織必須針對組織纖維的走向垂直施力,才可以有鬆解的效果;而新傷生成階段的疤痕組織,則可以順著纖維縱向理筋,增加延展性避免橫向沾粘。熟知解剖構造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l          手法宜循序漸進、輕重得宜。每個人對疼痛的忍受程度不同,手法應由淺至深、力道由輕漸重,逐漸找出個別可以接受的適當強度,儘量不讓病患感到劇烈疼痛因而用力抵抗,否則容易造成二次傷害。病患本身往往最清楚自己疼痛的部位,但尷尬的是他們卻不知道該針對患部施予多大的力道以及按摩方向,往往會有自己越按越痛經驗。


 


l          見好就收,避免引發炎症。很多病患都有到中醫或國術館推拿之後,痛上四五天甚至一個禮拜的不好經驗,個人認為那『實在是太超過了!!』很多陳舊的疤痕組織都是經年累月累積下來的病灶,若範圍較大,應擬定治療計畫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避免引起發炎反應;就算會有疼痛的好轉反應,應以不超過一天為原則。附帶一提,若為了縮短療程而手法下得比較重,亦可考慮於治療結束後施予冰敷,藉此減緩手法引發疼痛的情形。


 


l          其他輔助措施:國內對於軟組織的損傷常見使用熱敷或超音波來治療,但這類的儀器只能暫時讓沾粘的疤痕組織軟化,最終還是得藉由鬆解手法來加以處理,恢復組織的活性。除此之外,目前臨床上常見輔以『高頻震動槍 Slacknig Gun』以及『肌內校貼布貼紮技術』整合治療,通常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l          『深層疤痕鬆解手法』不是萬靈丹。在決定施予『深層疤痕鬆解手法』之前,應先經過縝密的評估,確認是否為此手法的適應症;若病患的症狀起因於骨節機能失調或其他問題,盲目地在軟組織手法上下功夫,想必是不會有太大助益的。


 


  線上諮詢  

UrMap你的地圖網電子地圖連結

運動傷害 酸痛 推拿 整骨 脊椎側彎 腳踝扭傷 矯正鞋墊 X型腿 內八 傷科 挫傷 坐骨神經痛 扁平足 拇指外翻 落枕 長短腳 酸痛 背痛 中醫 西醫 整脊 整椎 椎間盤突出 骨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cu0620 的頭像
    bcu0620

    bcu0620的部落格

    bcu06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